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奔涌向前

A-A+日期:2025-09-11来源:大众网    

近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链兴烟台・品牌增动能”主题系列生物医药产业链专场记者见面会。来自市场监管部门的相关领导与三家链主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共话“创新好药·烟台制造”的实践与突破。

近年来,烟台市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作为标志性产业链进行系统推进,通过链长领导、部门主责、区市主建、链办协调、配套支撑等务实举措,有效提升了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雁阵成型,龙头引领产业集群崛起

“通过先试‘链长制’工作机制,烟台以机制创新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生物医药产业链链办主任谭克良介绍,目前,烟台市已形成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多门类发展格局,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到212家,拥有上市企业6家,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2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省首批“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山东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

作为国企“链主”,烟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志华指出,该公司的核心优势在于“政策衔接力、资源整合力与长期培育力”的三重叠加,并形成了三条清晰路径:

“平台化共享”打破产业壁垒。投资建设的细胞产品、基因编辑等中试平台,不仅服务园区企业,更向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链开放共享。比如,为解决中小企业“买不起、用不好”高端设备的问题,刚刚讲到的细胞产品中试平台,其41台科研仪器已录入山东省大型仪器共享网,真正实现“平台搭台、企业唱戏”。

“资本化赋能”培育产业梯队。生物医药母基金作为市级产业投资母基金,规模达100亿元。母基金下设天使基金、创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若干子基金,母子基金总规模500亿元。目前,已通过母子基金联动,引进了强联智创等6个直投项目引进了强联智创等6个直投项目。此外,生物医药集团将参与组建创投基金,投资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早中期项目,为烟台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注入活力。

“政策化衔接”打通落地堵点。实施全员企业服务机制,为入驻企业配备专属服务团队或经理,从签约落地、注册建厂到政策申报、融资对接,提供“一对一”、全流程的解决方案。依托国企与政府部门的协同优势,建立“政策直通”机制,提前获取政策申报方向,整理成“政策清单”定向推送给企业,帮助企业精准申报,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

“蓝色药谷”崛起,专业园区构筑产业高地

在空间布局上,烟台构建了“1+3+X”产业蓝图:以东部牟平区、高新区为领建园区,联动发展中部生命科学融合发展示范区、西部高端药械集聚发展区、南部高端原料药绿色承载区,以及其他区域“X”个特色载体。

目前,总投资120亿元、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的“蓝色药谷·生命岛”已全面投运,吸引了34家企业入驻,其中多家企业已完成多轮融资,正在推动IPO上市。作为该园区的运营方,刘志华表示,在规划之初,蓝色药谷·生命岛就搭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平台为支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销售——研发——中试转化——检验与审批——生产销售”闭环式垂直生态体系,精准匹配创新要素,真正让企业实现“无忧创业”。

与此同时,牟平区超级工厂、高新区IVD医疗器械产业园、黄渤海新区国际生物药谷、莱阳市瑞宝特国药医药产业园、龙口市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综保区蓝色药港等一批专业园区也正在加速建设,绿叶、荣昌、石药3个百亿级企业园区持续扩建增产,共同构筑起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

垂直生态赋能,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烟台聚焦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打造从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检验审批到生产销售的全链条产业垂直生态体系。

在产品研发环节,建立“1个中科环渤海高研院+100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的创新体系,以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为核心,引导企业聚集、平台共享和创新联动。

在成果转化环节,协调联动本地公共技术平台和中试平台,同时发挥500亿元规模母子基金群和产业人才联盟的支撑作用,打通成果转化路径。

在检验审批环节,落地省药监局审评核查烟台分中心、省食药检院放射性药品室、蓝色药谷食化检验检测分中心、细胞产品检测中心4大专业机构,大幅加快企业产品上市进程。

在生产销售环节,依托中试平台和产业化园区,满足企业从研发到量产的全周期生产需求;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打造独家推广优势。

谭克良介绍,在创新体系驱动下,烟台市近年来累计上市投产6款1类新药,全省领先,预计未来5年还将有超过13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创新好药、烟台制造”品牌将更加闪亮。

布局前沿赛道,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创新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谭克良介绍,烟台瞄准新质生产力方向,主攻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两大前沿领域,并同步培育创新药与高端仿制药、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原料药、中医药、特医食品、医美等多领域增长点。

在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赛道,蓝色药谷生命岛是国内取得核药生产环评资质面积最大的园区,落地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40MeV医用同位素加速器,引进国内核药领域“双寡头”之一的东诚药业,以及一批核药、核应用装备研发制造企业,目前共有12款1类核药进入临床,加快打造核药、核医疗产业高地。

在细胞与基因治疗赛道,市政府与国家卫健委科研所签署2项国家任务书,着力推动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在烟台市转移转化;投资2.97亿元建成国内级别最高、内容最全的细胞产品中试平台,可大幅降低企业落地成本,将吸引一批细胞药物企业和机构入驻,打造国内细胞药物产业先导区。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表现尤为亮眼。绿叶制药自2021年以来,已在全球市场获批14个新产品,其中两款新药获美国FDA批准,创造了“首个由中国药企自主研发并在美国获批上市的中枢神经新药”的里程碑。绿叶制药集团副总裁、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世旭表示,通过硬核技术、聚焦临床需求、多元化市场策略这三方面的结合,确保该公司的创新既有差异化的竞争力,又能最终惠及广大患者。而荣昌生物则聚焦成果转化。该公司副总裁温庆凯表示,创新药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当下这个历史阶段,核心环节是转化。下一步,该公司将一方面加速推进已上市产品“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拓展适应症范围,另一方面,高效推进在研产品临床进度,并积极与跨国药企接洽,推动管线其他产品“出海”事宜。

“下一步,烟台将继续坚持‘链长制’引领,不断提升烟台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和影响力,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烟台力量!”谭克良如是说。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