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物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生物基材料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全球生物基材料产能已达3500万吨以上。我国的生物基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逐渐增加,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产品不断丰富,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在一些地区已初步形成产业聚集区。生物基材料处在从科研开发走向产业化规模应用关键时期,产品标准、检测评价方法、标识溯源体系等缺失,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增长需要。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明确了突破非粮生物质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推进技术放大和应用示范,引导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及剩余物等非粮生物质的生物基材料产业加快创新发展。《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文中,明确了构建生物基材料的标识和溯源体系。以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开展生物基材料的碳足迹评价,明确其合理应用场景与降解环境行为、碳减排效果等,推动建立生物基材料评价标识体系、标签制度和数据库。
GB/T 46256 -2025《生物基材料与制品 生物基含量及溯源标识要求》国家标准规定了生物基材料与制品的生物基含量及其生物基含量溯源标识要求。从生物基含量定义、溯源标识规范到国际体系参考,全方位为生物基材料与制品建立 “身份认证” 体系,将有力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为企业生产、市场监管和消费者选择提供清晰依据。
1.标准核心范围:覆盖全品类生物基产品
该标准适用范围广泛,涵盖各类生物基材料(如聚乳酸、聚羟基丁酸酯等树脂)及由其制成的各类制品(如一次性餐饮具、包装薄膜、3D 打印耗材等),无论单一组分、多组分混合物,还是含添加剂的产品,均需遵循本标准的含量计算与标识要求,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2.关键术语明确:生物基含量有了 “官方定义”
标准首次清晰界定 “生物基含量” 概念:指样品总有机碳中生物基碳的含量,以 “每单位质量样品有机碳放射性活度与相同单位质量现代碳参比材料有机碳放射性活度比值的百分数” 表示。这一定义与国际测试方法接轨,为后续含量检测提供统一理论依据。
3.溯源标识规范:文字 + 图形,信息要 “全且清”
为让消费者、采购方快速识别生物基属性,标准对溯源标识提出明确要求,分为文字标识和图形标识两类,且需满足 “清晰可见、不易磨损、不损害产品性能” 原则。
①文字标识 4 项信息缺一不可
材质:明确产品主要成分,单一组分直接标注,多组分需按质量占比从高到低排序,用缩写 +“+” 连接(如聚乳酸 + 淀粉合金标注为 “PLA+St”);
产品标准编号:需标注本国家标准编号(GB/T ×××××-202×)及对应产品标准号;
产品名称:优先按已发布的国家 / 行业标准命名,无对应标准时可参照同类标准命名;
生物基含量实测值:以百分数(%)表示,需真实反映检测结果,不可虚标。
②图形标识 统一 模板,尺寸应同等比例缩小或扩大
标准提供专属图形标识模板(见图),核心信息布局清晰:
顶部标注 “生物基含量 xx%”(填写实测值);
中部标注材质(如 “PLA+St”)、产品标准编号(GB/T ×××××-202×)、产品名称;
标识底色优先采用绿色(色号:R73G106B1),若受产品特性限制,可改用黑白或产品本色;
尺寸需根据产品 / 包装大小调整,缩小或扩大时需保持比例一致,确保信息完整可读。
③ 标识位置 4 项信息缺一不可
材质:明确产品主要成分,单一组分直接标注,多组分需按质量占比从高到低排序,用缩写 +“+” 连接(如聚乳酸 + 淀粉合金标注为 “PLA+St”);
产品标准编号:需标注本国家标准编号(GB/T ×××××-202×)及对应产品标准号;
产品名称:优先按已发布的国家 / 行业标准命名,无对应标准时可参照同类标准命名;
生物基含量实测值:以百分数(%)表示,需真实反映检测结果,不可虚标。
4.标识标注要求
①产品材质标识
1.1 单一组分产品
由单一组分制得的产品,标识应符合第上一章的规定。
1.2 多组分的产品
混合物或合金的多组分产品,按照各种主要组成的质量百分比例大小,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用名称缩写来表示成分,缩写之间用加号“+”隔开。
示例:聚乳酸(PLA)和淀粉(St)合金,聚乳酸为主要成分,淀粉分散在其中,表示为:>PLA+St<
1.3 含添加剂的产品(可选项)
含单一填料或增强剂的产品,填料或增强剂应与主要成分一起标识,主要成分缩写后加连字符,然后按GB/T 1844.2规定的缩写符号描述添加剂,见示例1。
示例1:添加30%质量分数矿物粉末[碳酸钙(MD)]的聚乳酸,表示为:
>PLA-MD 30< 或 >PLA-CaCO3 30<
含多种填料或多种增强剂或两者均含有的产品,应标识填料或增强剂的百分含量,并用圆括弧加以括弧,见示例2和示例3。
示例2:含15%质量分数矿物粉(碳酸钙)和25%质量分数玻璃纤维(GF)的聚乳酸,表示为:
>PLA-(GF25+MD15)< 或 >PLA-(GF+MD)40<
示例3:由含20%质量分数矿物粉和15%质量分数玻璃纤维的聚乳酸,表示为:
>PLA-(MD20+GF15)< 或 >PLA-(MD+GF)35<
1.4 生物基含量
生物基含量应用百分数表示。
国际上不同国家或组织对生物基材料的含量要求不同,附录A给出了我国常见的生物基材料与制品生物基含量最低含量要求建议,附录B给出了国际上主要国家或组织有关生物基材料与制品标识体系,并列出了相应网址链接。
注:生物基含量测试方法见附录C。
② 标识位置
产品使用标识时,应标记在产品或外包装上。
标识宜标注在产品本体,如底部、外侧等明显部位。受功能、外观设计等影响无法在明显部位标注的,则应标注在产品外包装上。同时,产品说明书中应予以注明。
③ 标识颜色
标识颜色宜以绿颜色(色号:R73 G106 B1)为主;在产品不方便使用绿颜色时,应根据产品选择合适颜色(黑白为主),或者模塑、烙印等方式标记时可采用产品本色。
④ 标识标记方法
标识的标注应采用模塑、印刷、压花、烙印或其他清晰且不易拭除的标记方法进行。
标识应清晰可见,不易磨损,且不应损害产品的使用性能。
⑤ 产品名称
产品名称应标识生物基材料与制品名称,如有已发布实施的产品标准(包括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则按产品标准进行命名,如无相应的产品标准,可参照已发布实施的产品标准命名。
5. 国际参考:同步全球主流标识体系
为帮助企业对接国际市场,标准附录 B(资料性)汇总了 4 大国际主流生物基标识体系,包含组织机构、认证要求及官方网站,方便企业查询适配:
美国 USDA BioPreferred 计划:分 “强制性联邦采购标签”(自我认证)和 “自愿标签”(第三方测试),需满足对应产品类别最低含量;
日本 Biomass Pla 体系:生物基含量至少 25%(质量计),且不含禁用材料;
德国 DIN-Geprüft biobased 标签:有机含量≥20% 可申请,按生物基含量分 “20%-50%”“50%-85%”“>85%” 三类;
奥地利 OK biobased 认证:有机碳含量≥30%、生物基碳含量≥20% 可申请,用 “一星(20%-40%)” 至 “四星(>80%)” 区分含量等级。
6. 检测方法:国内外标准同步,结果更可靠
标准附录 C(资料性)明确不同生物基产品的检测方法标准,确保含量测试结果科学可追溯,部分关键品类对应方法如下:
我国的和国际上有关的生物基含量测试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