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石化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万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237.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充裕,财务状况稳健。
上游业务增储增产降本增效取得新进展,国内油气当量产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加强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在海域油气、四川盆地超深层页岩气等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济阳、塔河、准西等原油重点产能建设加快推进,积极推进海域、顺北二区、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等天然气重点产能建设,加强天然气产供储销一体协同创效,全产业链盈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上半年实现油气当量产量262.81百万桶,同比增长2.0%,其中境内原油产量126.73百万桶,天然气产量7362.8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5.1%。
炼化业务灵活调整经营策略,装置保持高负荷运行。炼油方面,坚持产销一体运行,统筹优化装置负荷,做大有效益的加工量,发挥全球资源配置优势,优化采购节奏和库存运作。上半年加工原油1.2亿吨,生产成品油7140万吨,生产化工轻油2206万吨,同比增长11.5%。化工方面,大力降本减费,提升有边际效益的加工负荷,持续推进原料轻质化、多元化,优化装置运行,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新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加强精细化营销和产品定制化服务,积极开拓境内外市场。上半年乙烯产量756.3万吨,化工产品经营总量4008万吨,实现全产全销。
成品油销售业务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积极打造“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大力拓市扩销,高标号汽油占比持续增长。加快加气和充换电网络发展,车用LNG经营量和充电量同比大幅增长,LNG零售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示范带动氢能规模化利用,境外首座加氢站投营。持续丰富易捷服务生态,提升非油业务经营质量。上半年,成品油总经销量1.12亿吨。
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打造能源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非均相复合驱大幅提高采收率技术体系取得突破,打造Geodrill智能钻井自主软件体系。针状焦产品成功应用于大直径石墨电极。自主知识产权POE工业示范装置、40万吨/年丙烯腈装置开车成功。海水制氢工厂化试验装置完成性能与稳定性测试。长城大模型上线投用,面向石化行业的流程模拟软件OPEN完成迭代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