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锂电产业发展指数白皮书发布

中国化工报2022-05-30 06:55
日前,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赛迪研究院)发布《2021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达到307.6,是2017年的3倍多,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消费市场。

《白皮书》指出,受“双碳”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影响,2021年全国锂电产品出货量突破300吉瓦时,较2020年增长1倍有余。从全球范围来看,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为545吉瓦时。其中,中国锂电企业销量达382吉瓦时,占全球市场的70%。世界十大锂电池厂家当中,中国也占据六席之多。同时,随着锂电市场规模的扩大,国内企业出现了大规模的扩产潮。据赛迪研究院统计,2021年锂电池产业投资201起,投资金额超9000亿元,较2020年增长4倍有余,为近5年来新高。

然而,受市场需求强劲影响,锂电产业上游磷酸铁锂、前驱体、六氟磷酸锂等多个材料级产品紧缺,导致电池核心材料严重供应不足,大额锁单现象频繁出现。对此,《白皮书》建议,应当完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提高电池梯次利用率。随着大批动力电池逐步“退役”,回收电池可缓解中国关键原材料短缺,促进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行业发展,《白皮书》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与电化学储能共同作用,带动锂电池需求提升,锂电技术将进一步趋向多元化。在动力领域,短期三元与磷酸铁锂仍是主流;在消费领域,3C还是以钴酸锂为主,高镍三元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富锂锰基电池也有望实现小规模试用;储能领域则短期以磷酸铁锂为主,未来有可能采用部分钠离子电池作补充。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马承恩建议,国家应建立材料生产、电池制造、回收利用的完整锂电产业链,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打造上下融通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应加大在电池材料、能量节约、特殊环境适应、产品安全性能等关键领域的研发力度。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