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津举办。记者在大会上获悉,我市绿色石化产业能级持续提升,2024年绿色石化产业实现产值4485亿元,2025年前10个月绿色石化产业实现规上工业生产能力3608亿元,增速达4.7%以上。
“十四五”期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快速发展,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云鹏表示,2024年全行业营业收入达16.28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46.9%,利润总额7897.1亿元,比2020年增长53.2%。全行业规模以上民营石化企业占比超过90%。2024年百强民营企业营业收入突破5万亿元大关,行业占比达到34.8%。
天津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发源地,经过百年发展,天津已建成环渤海地区规模最大、链条最完整、体系最完备、技术最先进的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天津化工产业根基雄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齐聚天津,拥有渤海、大港两大油田,原油开采能力每年近4000万吨,位居全国首位。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化工学科在国内首屈一指,拥有9位化工领域的两院院士,拥有7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天津化工中试条件优良,中石化北化院、石科院等中试平台落地,推动POE催化剂、高端聚烯烃等多项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近年来,天津出台《天津市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绿色石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石化产业营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2024年全市绿色石化产业实现产值4485亿元,增加值增速达5.8%。今年前10个月,绿色石化产业实现规上工业生产能力3608亿元,增速达4.7%以上。其中,民营企业占据天津绿色石化产业的半壁江山,在精细化工、生物工程和化工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形成了一批拳头产品,是天津石化产业版图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板块之一,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曾伟鹏表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打造的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南港工业区始终围绕特种烯烃衍生物、先进化工材料、高端精细及专用化学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四大领域深耕,目前累计引进项目170余个,总投资超1900亿元。已聚集了中石化、中海油等一批世界500强及行业头部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近1200亿元。近年来,凭借优化的产业布局,更吸引了如金科日化、新宙邦等行业标杆扎堆落户,首个百亿级的民营石化项目浙江新和成也于近期正式开工建设。”
大会期间,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发布了《2025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石化民营销售收入前100家企业营业收入5.67万亿元,占全行业34.8%,石油和化工类收入为4.95万亿元。其中,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有57家、石油和化工类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53家。行业百强企业分布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山东、浙江、江苏位列前三,本市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百强榜单。
会议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研究员向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发表了专题报告,五场分论坛同期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就行业热点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线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