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网讯(通讯员 张子良 记者 杨宝岭) 9月24日,记者从江都高新区获悉,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日前与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宣布,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采用特种复合集流体技术的圆柱电芯,一举攻克锂电池安全、能量、功率三者难以兼顾的行业难题,将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等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动力解决方案。
当前,动力电池行业正面临性能、成本和安全的“不可能三角”挑战,而锂电池的技术创新将成为破局的关键。该款电芯的核心突破在于复合集流体技术。“不同于传统纯金属箔集流体,该技术采用‘金属—高分子—金属’的‘三明治结构’,以PET或PP为基膜,通过磁控溅射、水电镀等工艺覆盖纳米级金属层。”纳力新材料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复合铝箔的使用,该技术可使电池整体能量密度提升8.07%,同时将热失控风险降低70%以上。
圆柱锂离子电池目前是全球新能源市场的核心品类,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渗透率今年升至30%。“但传统金属集流体重量占比超15%,且易因毛刺、短路引发安全隐患,成为行业痛点。”上述负责人介绍,此次合作中,纳力新材料公司的复合集流体技术与联动天翼公司的多极耳卷绕技术形成互补,成功解决了复合集流体的产业化难题。
该技术突破了传统辊压导致的镀层裂纹、焊接适配性差等问题,使产品性能进一步优化:复合铜箔版本可满足8C以上放电倍率,复合铝箔版本挤压安全变形量超50%,循环容量保持率亦显著提升。
“作为全球首创的技术成果,该电芯不仅彰显了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材料革新中的领先地位,更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上述负责人表示,据预测,随着工艺优化与成本下降,2027年复合集流体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复合铜箔渗透率将超40%,有望引领锂电池行业发展进入“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