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国内首个AI+MGI干湿法一体生物基新材料(合成生物)智能研发创新中心启动

A-A+日期:2025-09-05来源:新华网    

近日,国内首个以AI+MGI(材料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驱动的“干湿一体多糖生物基材料创新实验室”在浙江台州黄岩正式启用。该实验室的落成,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基材料领域的数字化研发迈入新阶段,不仅填补了多糖类生物基材料“数字模拟+实体实验”协同研发的空白,更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平台运营、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的可复制、可持续创新生态路径——“黄岩样本”。

近年来,享誉全国的“模具之都”——台州黄岩正加速从传统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黄岩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引入的生物基材料创新实验室,聚焦可降解、低碳环保的多糖类新材料研发,正是黄岩布局未来产业、构建绿色制造生态的关键一步。“这个实验室不仅是一个技术平台,更是我们推动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与绿色制造深度融合的战略引擎。”该负责人说,“未来,我们将以此为牵引,吸引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力争将黄岩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生物基材料创新高地和绿色制造示范区。”

实验室汇聚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由专业平台“知耕”负责运营,以“需求牵引、优势互补”为核心理念——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平台提供AI工具与实验环境,政府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持。“我们不是简单地做技术集成,而是构建一个自我强化的‘创新飞轮’。”知耕平台负责人介绍,实验室将通过“生态反哺”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短期内,为合作企业提供研发服务、技术咨询与成果转让;长期看,孵化成果产业化后反哺区域经济,吸引更多人才与资本流入,形成良性循环。

与传统依赖经验试错的研发模式不同,该实验室构建了“干实验”(计算模拟)与“湿实验”(实体合成测试)一体化流程。“过去开发一款耐高温可降解包装材料,可能要耗时一两年、上千次实验。”合作企业三黍生物负责人感慨,“现在,我们只需提出需求,实验室便能快速给出最优方案,相当于拥有了‘超级外脑’和‘超级实验室’,极大释放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深度的产学研协同,也正在改变高校科研的路径。参与项目的高校科研团队表示,企业的真实需求让研究更聚焦于量产稳定性、成本控制等工程化难题,“这促使我们的科研更具系统性和实践价值,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实验室顾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杜昱光教授说,“黄岩实验室的独特之处在于技术、运营与生态的深度融合。它不仅是研发平台,更是连接‘政产学研用’的创新枢纽,让技术成果更快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

鸿之微相关负责人称,黄岩实验室的启动,为AI+MGI这类尖端技术的规模化落地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中国式解决方案——政府引导、平台运营、企业参与、产学研协同”。在这个生态中,各方各司其职,协同发力,真正实现了技术潜力的最大化释放。”

从“经验试错”到“AI驱动”,从“单打独斗”到“生态共创”,黄岩实验室不仅加速了生物基材料的研发进程,更验证了一种面向未来的新材料创新范式。这一实验室有望在新能源、生物医药、半导体等更多领域复制推广,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生态演进的重要注脚。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