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成本过高、项目“竞争力不足”,国际石油巨头壳牌9月3日宣布,放弃在荷兰鹿特丹建设一个82万吨/年生物燃料综合体的计划。
这一决定标志着壳牌的新建旗舰低碳项目遭遇挫折。壳牌于2021年9月批准建设该项目,每年生产82万吨,并计划在2025年投产。由于市场条件不佳,该项目的建设在2024年7月暂停。
壳牌表示,经过详细商业和技术审查后,成本上升和市场条件使得该项目变得不可行。壳牌下游、可再生能源和能源解决方案总裁Machteld de Haan表示,这一决定“艰难但正确”,因为公司优先考虑回报率更高的项目。
尽管搁置了鹿特丹工厂,壳牌仍强调其正在进行的能源转型投资。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壳牌投入了80亿美元用于低碳项目,包括电力、碳捕获与储存(CCS)、氢气和低碳燃料。2024年,壳牌交易了超过100亿升低碳燃料,销售量是其产量的10倍。同年,壳牌成为全球领先的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供应商之一,在北美和欧洲的总销售额中占比近20%。
欧洲资本密集型生物燃料项目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通货膨胀、高昂的建筑成本和不可靠的政策支持减缓投资势头。芬兰耐思特公司今年2月宣布,将其位于荷兰鹿特丹的产能130万吨/年的生物燃料和生物炼油厂扩建项目推迟至2027年投产;芬兰造纸巨头芬欧汇川在5月宣布,已经取消了在鹿特丹建造一座50万吨/年生物质原料的燃料和化学品生产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