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构建绿氢全产业链
在巴西东北部的塞阿拉、巴伊亚、伯南布哥等州,多个绿氢项目正在建设当中。2022年,跨国石化企业尤尼杰尔公司在巴西巴伊亚州的卡马萨里市奠基了该国首个绿氢工厂,投资金额达到1.2亿美元,预计年产1万吨绿氢和6万吨绿氨。这一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巴西绿氢产业的突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投资的涌入,巴西将成为全球绿氢供应链的重要一环。
政策支持也为绿氢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巴西政府制定了长期的发展战略,不仅关注国内市场需求,还积极寻求通过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巴西计划到2030年成为全球低排放氢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到2035年建立低排放氢枢纽,整合从生产到存储、运输、消费的所有基础设施,并实现绿色氢能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国际化布局。
在智利南部的麦哲伦大区,风速稳定、强劲,年可利用小时数远超世界平均水平。据智利《信使报》5月5日报道,由道达尔能源推动的“绿氢与氨生产项目”正式提交智利环评局,该项目投资高达160亿美元,预计创造1万个就业岗位。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利用绿氢生产氨,推动当地清洁能源发展。这片曾经偏僻寒冷的南端海岸,正在成为国际能源企业竞相布局的热土。
乌拉圭国土面积不大,在绿氢业务上也展开布局。乌拉圭工业、能源和矿业部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17—2020年间,乌拉圭97%的电力都来自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备未来成为绿氢及其衍生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巨大潜力。根据乌拉圭政府发布的路线图规划,预计到2040年,乌拉圭的绿氢产业将吸引180亿美元投资。乌拉圭工业、能源与矿业部长法西奥(Elisa Facio)表示,氢气的发展对乌拉圭来说是巨大的机遇。
绿氢之所以能在南美快速破局,得益于三方面因素:其一,自然条件优越,海岸线长,风能与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部署电解水制氢设施;其二,政策推动有力,多个国家出台了减免税收、投资补贴等支持措施;其三,市场前景广阔,欧洲和亚洲对低碳燃料的需求,正在形成长期稳定的外部拉力。
绿电筑牢能源系统低碳化根基
如果说绿氢是南美能源转型的“先手棋”,那么可再生能源发电就是稳扎稳打的“基本盘”。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显示,拉美地区约6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风电与水电领域,乌拉圭是典型代表。乌拉圭的能源结构在过去1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24年底,乌拉圭99%的发电量来自可再生能源,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水电和风电占据主导。这让乌拉圭几乎告别了传统的火力发电,同时还有余电出口到阿根廷和巴西。
南美的太阳能潜力同样惊人。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全球有20%的人口生活在70个光伏发电条件优越的国家,其长期日均光伏功率输出值(PVOUT)超4.5千瓦时/千瓦峰,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秘鲁位列其中。
智利凭借安第斯高原的强光照资源,成为全球太阳能发电效率最高的地区之一。2024年7月,位于阿塔卡马沙漠的智利最大单体光伏项目CEME1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近年来,巴西也在加速推进光伏建设。2025年6月,中广核在巴西首个自主建设绿地光伏项目——巴西Lagoinha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投运,预计年发电量约4亿千瓦时,可满足约24万户当地家庭的用电需求。
秘鲁则在政策层面积极布局,秘鲁政府计划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税收优惠政策延长至2035年。秘鲁国家电力公司正推动实施“2030—2050年零排放能源转型路线图”,目标是到2030年使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提高到81%。哥伦比亚提出“公正能源转型”计划,并在2023年出台政策,鼓励原住居民和农村社区与企业合作,开展小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商业化项目,在满足本社区供电需求之余,也可以向国家电网售电。
2019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框架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可再生能源倡议正式启动。成员国承诺,到2030年,确保至少7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未来,南美各国将继续向碳中和电力系统转型,为规模化绿氢制备、电气化交通和CCUS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同时加强跨国电网互联,实现资源的区域优化配置。
生物质能“老将新用”
在南美能源转型的全景中,生物质能是“老将新用”的典型代表。与风电、光伏等新兴可再生能源相比,生物质利用在南美具有更长的历史基础,并在多个国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链。与依赖自然条件的间歇式能源不同,生物质发电可以实现稳定输出,在风停、日落或枯水期仍能提供电力,为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巴西是生物质能的领跑者。作为金砖国家之一,它不仅拥有南美最大的国土面积,还涵盖了约60%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在圣保罗州的甘蔗种植区,每到收获季,甘蔗渣被送入锅炉发电,再将电力输送到公共电网。2021年,圣保罗研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生物质能发电已占该州家庭供电的25%。
巴西的生物质利用不仅局限于电力生产,还与其交通燃料体系深度结合。依托大规模甘蔗种植业,巴西发展出完整的乙醇产业链,涵盖种植、加工、流通和出口各环节。乙醇燃料在巴西的交通领域应用广泛,已成为该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生物燃料贸易中,巴西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这使其在全球新能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乌拉圭也在积极发展生物质能。2024年,乌拉圭生物质能发电量达到1823吉瓦时,同比增长60%,占全国发电量的13%,创历史新高。其中,芬欧汇川二号纸浆厂贡献最为显著,占生物质能发电总量的近一半。
阿根廷也把发展生物燃料作为一项重要国家发展战略。2004年伊始,阿根廷出现局部能源危机,电力不足,汽油和农用柴油紧缺。为摆脱困境,政府开始推动生物燃料,鼓励燃料厂商、制油公司从植物和动物原料中提取生物柴油,用甘蔗和玉米等秸秆类农作物制取生物沼气,利用有机废物发酵后生成生物汽油。近年来,阿根廷生物柴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渐向德国、法国等国家看齐。
与化石燃料相比,可再生能源的运营成本较低,从而带动该地区整体能源价格降低,提高其全球竞争力。随着开发与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南美国家有望通过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动力,南美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