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氢能联盟(H2Korea)主席金宰弘最新表态:“过去几个月澳大利亚多个大型绿色氢基能源项目的失败,促使韩国买家重新调整他们的承购和投资组合,将目光投向中东等其他地区来实现供应来源多元化。”
金宰弘解释,澳大利亚项目普遍因成本高、基础设施跟不上而延期,韩国企业正把供应版图扩大到中东等地区。典型案例是韩国钢铁巨头浦项制铁(Posco)——该公司已决定从阿曼进口绿氢(以氨的形式)用于炼钢。
澳大利亚40%绿色氢基能源项目被搁置
根据IEA统计,2024年澳大利亚已规划的氢基能源项目共105个,涉及绿氢产能共约800万吨。但是由于澳大利亚绿氢项目建设的成本超预期、政府补贴回撤、日本及新加坡买家因选择蓝氢而取消长期采购合同等原因,导致澳大利亚氢基能源项目普遍延迟甚至被迫取消。
研究机构IEEFA统计,澳大利亚已有 49 个绿氢项目因上述障碍被搁置,占其规划清单的40%以上。
韩国消纳企业供应缺口
韩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氢基项目“绑定”非常深,而且几乎全部锁定在“绿氢/氨出口”这一条链路上。从已公开信息看,韩国资本至少深度参与了6个澳大利亚大型项目,涵盖从上游可再生电力到下游氨出口的完整价值链。
截至目前,韩国企业共有2个澳大利亚绿氢项目已正式签约、但被确认“终止”或“无限期搁置”,且都与韩国电力/能源巨头深度绑定。
CQ-H2曾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面向日韩出口的绿氢旗舰项目,韩国三家企业原计划包销首批绿氢并参与股权投资,但2025年6月主导方Stanwell宣布退出,项目随即终止
Gladstone 电解槽项目 虽未披露韩国具体签约方,但Fortescue此前公开与韩国船东协会、韩国东西电力等洽谈绿氢船燃及发电长期供应,项目取消后相关合作自然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