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化工新材料2030年自给率有望达9成

A-A+日期:2025-07-09来源:中国化工报    

日前举行的中部(郑州)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化工新材料专委会秘书长卜新平表示,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结构性缺陷问题凸显,但高端不足的局面只是暂时的,到2030年自给率有望达90%。他建议行业企业围绕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重点需求,优先补短板、锻长板,同时防风险、强自律。

“当前,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多个领域有新突破,相关企业持续发力,一批专业化工新材料园区迅速成长,外资企业也持续加大在我国化工新材料市场布局。在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特种)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树脂、高性能纤维等化工新材料投资热情高。”卜新平表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也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端供应不足;关键原辅料及特种装备存在瓶颈,产业链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市场主体小而分散,市场门槛较高,新市场拓展困难;部分产品存在投资过热等问题。”

虽然目前“结构性短缺”已成市场供需主要矛盾,部分高技术含量的高性能石化产品国内供应明显偏低,但未来我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将逐步上升。卜新平表示,根据预测,到2030年总体自给率将达到90%。其中,高端聚烯烃塑料自给率83%,工程塑料自给率89%,特种橡胶及弹性体自给率90%,高性能纤维自给率85%,功能性膜材料自给率88%,电子化学品自给率85%。此外,聚氨酯材料、氟硅材料更将实现净出口。

卜新平强调:“当前,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目标在于:实现重点突破一批关键化工新材料,优化提升一批化工新材料,突破关键配套原料的供应瓶颈。”为实现这一目标,他提出,行业企业应紧密围绕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能源、医疗健康以及国防军工等重点领域对高端化工新材料的需求,优先选择进口量大、产业基础较好、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的产品作为补短板专项工程的实施重点,并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在此过程中,行业企业要重点关注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变革以及政策引导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强化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同时,聚焦自身市场优势,进一步做优、做强、做精,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以提升行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此外,在具体实施方面,要“锻长板”,又要“补短板”,即巩固和强化已有优势,并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满足下游产业升级所衍生出的新需求;还要塑造新优势,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和业务领域,强化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培育新的增长点。此外,企业还需注重“练内功、防风险”,有效管控成本,合理利用研发资金,大力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以保障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