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两个全球最大支撑COC/COP国产化

A-A+日期:2024-04-01来源:中国化工报    

日前,第三届COC/COP技术与市场论坛在江苏江阴召开。与会专家表示,我国发展环烯烃聚合物(COC/COP)新材料具有雄厚产业基础,原料产能全球最大、市场需求全球最大,而且潜在市场潜力大。这两个全球最大,从原料和消费上支撑COC/COP国产化、规模化。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材料发展,培育新兴产业。《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勇强调:“COC/COP作为一种‘卡脖子’的新材料,多年被国外垄断,目前COC/COP国产化步伐加快,已经有多套中试装置投产。未来,COC/COP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头部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高效协同,上下游紧密合作的产业集群。”

江苏华兰药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华国平指出,现在国内的药物内包材,不仅要安全有效,更要方便精准,尤其是细胞药物、基因类治疗、生物合成等系列的产品包装。COC/COP新材料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影响着企业和整个药包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他还介绍了华兰的两条新生产线——智能精品生产线、启航生产线。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的相关登记情况,2022年起COC/COP相关材料申请登记品种显著增加,且应用领域和种类明显拓展,行业发展正在加速。“虽然COC/COP在医疗和包装领域增长迅速,但目前需求最高的是光学领域。”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靳海波表示,“2023年COC/COP消费量约2.1万吨,其中光学领域消费量就达到1.1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53.2%;今后两年中国COC/COP消费量将提高,其中光学领域消费量进一步增至55.4%。”

靳海波指出,COC/COP产业链价值主要集中于中下游,双环戊二烯单吨价格仅为数千元,而降冰片烯单吨价格就可以达到20多万元。因此,打通双环戊二烯、降冰片烯、COC/COP产业链对提高产品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资本市场角度,华安证券化工首席分析师王强峰表示,COC/COP产业化正在提速,2024年仅COC产品中国市场空间就有望达到4.2万吨,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近年来,COC/COP国产化进程加速,光学领域中消费电子、新能源车等下游产业链明显转移至国内,上下游产业化开发进程加快。目前国内已有几家公司积极探路国产化,完成中试。”他表示,受成本因素影响,当前COC/COP的应用场景大多对准高端市场、定价较高,市场的主要发展瓶颈仍在供给侧。

材料发展是一个不断应用升级的过程。与会专家指出,当COC/COP国产化、规模化后,成本降到可以与其他性能接近或相似材料进行性价比平衡时,就会替代部分传统材料的现有市场,并诞生新的应用场景,实现消费体验升级,需求将成倍增长。因此,不能用现有的产能看中国的消费需求,不能用今天的销量衡量明天的产能。

来自天津大学、辽宁鲁华鸿锦、扬子石化等学界、业界专家出席论坛,并围绕COC/COP的产品合成与性能提升作报告分享。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