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欧洲化企恐难当绿色重任

A-A+日期:2023-02-21来源:中国化工报    

近期,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与世界其他地区类似投资的竞争力相比,欧洲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政策激励措施不力对该地区绿色和脱碳项目的商业前景构成了挑战,这将给欧洲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在这个高成本低需求的时期,欧洲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企业还要减少其运营对温室气体的影响,包括生产设施使用的电力和原材料。企业必须在脱碳目标与适应循环经济以及电气化裂解等挑战之间取得平衡。

能源价格上涨带来挑战

近日,标准普尔全球公司的一名分析师表示,自2022年10月欧洲经济陷入“谷底”以来,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已经下跌。暖冬又使欧洲天然气价格进一步回落至2022年俄乌冲突之前的水平。但总体来说,当前欧洲天然气价格仍大大高于2021年之前的正常水平,而且与许多其他地区相比,原料竞争力的下降推高了欧洲本已高昂的化学品生产成本,当地企业的运营环境继续变得糟糕。

放弃俄罗斯的大部分天然气供应,代表着欧盟国家对待能源问题的思维范式发生转变。目前,欧盟围绕能源危机的讨论集中在如何增加天然气库存并度过冬季,而非帮助企业获取廉价能源。鉴于目前能源市场的波动在未来几年内不太可能回落到正常的水平,这也给计划中的项目和试图获得融资的化工企业带来了挑战。埃森哲咨询公司负责化工和自然资源业务的全球主管贝恩德·埃尔瑟表示:“鉴于目前的能源价格,不看好欧洲许多绿色项目的商业前景。”

美国投资银行华利安化工业务负责人马丁·巴斯蒂安去年12月表示:“企业很难确定什么是合理的、可靠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水平。因为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下,如果你改变两三个假设,数字就可能会大幅变化。因此,我认为需要更加清楚地了解能源、原材料价格以及需求将如何变化。我认为,只要再度过一两个季度,对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以及需求的变化的能见度就会提高。”

对于绿氢等新兴行业来说,在欧洲发展基础设施的成本远高于中东等阳光充足、成本较低的地区。埃尔瑟表示:“欧洲绿色协议的整个理念是建立在净零转型的基础上的。我们都知道,对于化工行业来说,这很大程度上与工艺和蒸汽裂解装置的电气化以及可再生氢能源有关。”

根据ICIS的数据,德国可再生氢的生产成本约为7欧元/千克或更高。而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沙特阿拉伯目前可再生氢的生产成本约为2.41美元/千克。欧洲和中东生产成本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科莱恩公司首席执行官康拉德·凯泽在去年的海湾石化和化学品协会(GPCA)论坛上表示:“欧洲有很多绿氢企业发布了公告,如果没有补贴,大多数企业都不太有竞争力。”

美国法案带来压力

市场人士分析称,在欧洲和美国分别发布了《欧洲绿色协议》以及《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后,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在脱碳投资商业案例出现了差异,加剧了欧洲企业的投资困难。

埃尔瑟表示:“到目前为止,作为欧盟绿色协议的一部分,只有一小部分可用资金得到了分配。去年,在欧洲化学工业理事会(Cefic)大会上,有很多业内人士讨论强调了净零目标与可再生能源建设之间的脱节。投资步伐缓慢,部分原因可能是俄乌冲突和新冠疫情带来的高成本和不确定性,这对化工行业和其他能源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尤其大。为了实现成功的净零转型,化工和其他重工业企业需要大量的可再生能源,而这还没有实现。”

美国制定并通过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后,欧洲的形势进一步复杂化。与更注重监管的《欧洲绿色协议》相比,《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是一种更依赖补贴的替代方案。该法案将向清洁能源项目补贴3690亿美元,以至于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抨击其构成了不公平的贸易壁垒。

巴斯夫首席执行官薄睦乐表示,与欧盟的法案相比,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对企业更具有吸引力。他在去年12月表示:“《欧洲绿色协议》并不鼓励绿色项目的商业发展。而美国的《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恰恰相反,它创造了一个促进转型的商业案例。”

埃尔瑟表示,美国的相关法案已经开始在市场上产生涟漪效应,并推动了公司的投资计划。他指出:“在许多情况下,美国企业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计划中的绿色低碳项目,并且非常有信心获取联合资金或其他支持。”

实际上,欧洲有许多雄心勃勃的脱碳项目,欧洲化企同样对清洁氢和氨等解决方案感兴趣。但是,能源价格上涨,银行不愿向能源密集型行业企业放贷,再加上美国经济刺激计划“胡萝卜多于大棒”的做法,确实让欧洲的此类项目比几年前更加难以维持。

长期以来,欧盟一直习惯于在制定脱碳议程方面发挥领导作用,但随着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的推出,中东更认真地考虑绿色投资,以及亚洲雄心勃勃的绿色支出,市场人士呼吁,欧盟有必要重新审视目前的做法,否则就会失去竞争优势。

 

友情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展示的产品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和化工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同时我们郑重提醒各位买家和卖家,

交易时请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切勿随意打款或发货,谨防上当受骗。如发现虚假信息,及时向本网举报。

京ICP证0610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1209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3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