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时间表越来越清晰。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近日赴湖北省、上海市调研碳市场建设工作时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已到了最关键阶段,要倒排工期,全面开展对接测试,尽早实现系统运行,确保今年6月底前启动上线交易。
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早在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9省市政府签署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及运维工作的合作协议,明确由上海市牵头承担全国碳交易系统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中,计划于2021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交易。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作为技术支持,具体参与了交易系统的承建。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1月份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平台将由独立的交易机构来运营。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这一机构将由7个试点省市与江苏、福建省共同联建。机构设立方案还在报批中,尚未最终确定。
赖晓明说,全国碳市场有望于今年年中启动,按照试点区域约5%的配额进入平台交易,希望全国碳市场启动后能尽快达到2亿吨以上的交易规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也纷纷呼吁,尽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副总经理李永林建议,加快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科学制定碳配额分配机制,尽快出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为碳市场体系建设提供法律支撑。扩大覆盖范围和参与主体,适时将石化、建材、钢铁、有色、航空等行业纳入碳市场。
据悉,“十四五”期间,预计8大重点能耗行业都将纳入到碳市场,届时配额发放可达到50亿吨,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国际上运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创新政策工具,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建议尽快出台国务院条例,明确碳市场金融属性,完善相应法律制度和机制,推动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
金鹏辉建议,建立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碳市场建设工作机制。生态环境部门重点负责“一级市场配额管理”,服务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做好配额总量核发、初始分配、清缴、超排惩罚等全流程管理。金融管理部门重点负责“二级市场交易管理”,服务碳交易市场建设目标,参照现行金融基础设施业务规则,指导交易所制定碳市场交易规则,做好金融监管。
・
国际CCUS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在京成立
国际 2025-07-14
・
我国首创二氧化碳制蔗糖技术 构建体外生物转化平台
科技创新 2025-07-11
・
张家口绿色甲醇项目启动仪式举行
要讯 2025-07-03
・
BSI为2025上海碳博会东方国际集团"东方智慧 碳启未来"主题展会颁发碳中和核查声明
国际 2025-06-24
・
书赞桉诺携手合作伙伴在世界环境日发布碳中和笔记本
国际 2025-06-05
・
2025北京科博会-绿色经济新质技术与产业合作推介会举办
要讯 2025-05-13
・
大庆炼化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成功投产
要讯 2025-04-28
・
全国首个CCUS-EGR碳捕集装置调试成功
要讯 2025-04-14
・
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 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政府动态 2025-04-11
・
国内首套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产线正式投产
要讯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