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解读《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2025-09-30 15:54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今明两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和“十五五”开局之年,在此时间节点,石化化工行业承前启后的稳增长需求迫切,但压力大、任务繁重。《工作方案》应时出台,明确了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工作举措和保障措施。总体上,《工作方案》从“优供给、促转型、扩消费、强载体、拓合作”五个维度为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保驾护航”。《工作方案》的发布实施将助推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为工业领域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着力优化市场供给,推进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与基础化工产业提质升级

近年来,石化化工行业持续提升供给水平,但仍面临着结构性矛盾突出,统筹防范化解产能过剩和优化供给结构压力大等问题。具体体现为部分基础大宗原料如烯芳烃等产能投放节奏需科学调控,部分基础大宗原料如甲醇、乙二醇等成本竞争力有待提升,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大宗产品如涂料、染料、农药等亟需锻造新质生产力,而高端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如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高性能膜材料等供给不足,关键产品和原料如钾肥、氦气等保障能力有待提升。此外,连接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供应链的中试项目审批、建设、管理、运营等环节有堵点。具体体现为中试项目前期手续流程久,因中试项目运营过程中原辅料和产品变化快而带来的频繁重复环评审批,中试项目产品难以流转等。

《实施方案》提出,一是增强高端化供给。一方面是聚焦工业领域重点产业链需求,支持化工新材料重点领域关键产品攻关,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另一方面是聚焦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宗产品提质升级,引导产业上下游建立协同机制,由产品供应商向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二是调控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领域生产保供。加强重大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布局引导,加快天然气提氦、海水提钾等项目实施。做好化肥生产保供。三是优化中试管理。中试基地内中试项目可采取打捆方式办理项目前期相关手续。柔性环评审批。鼓励各地出台政策,明确中试项目标的产品流转条件和程序等要求。

二、加速驱动转型升级,深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改造和标准化引领

“十四五”以来,石化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一是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老旧装置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类整治工作平稳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如期开展。二是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重点领域能效水平持续提升,但行业碳排放量持续增长,碳减排压力不断加大。常规技术改造边际效益递减,新型减碳技术短期难以支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有助于优化行业绿色低碳生态,推进全产业链系统节能降碳。三是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标准供给质量持续提升。要贯彻落实《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标准提升引领行业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一是实施安全化改造。制定实施《加力推进石化化工行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行动方案》。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二是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落实《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发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作用。开展“人工智能+石化化工”行动。支持企业加大节能、节水、减污、降碳改造力度。三是加强标准引领。修订乙烯、合成氨等能耗限额标准。推进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发布实施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标准以及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标准。加快研制高端精细化学品等产品标准、重点产品质量追溯标准、基础产品质量分级标准,制修订强制性国家标准。

三、深化拓展消费需求,挖掘传统产业潜力,培育新兴应用需求

石化化工行业中传统领域消费具有必需性且规模巨大,对行业消费需求增长具有较强拉动作用。提振传统领域消费,有利于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稳住消费增长的基本盘,对于更好发挥消费对行业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内生动力、促进行业规模合理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抓住行业传统领域如合成树脂、涂料、轮胎等领域消费升级的主要方向,锚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如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潜在消费需求,有利于培育和壮大石化化工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行业发展新优势。

《实施方案》提出,要促进消费提质。一是提振传统领域消费。组织石化化工产品供需对接活动,推进上游企业与下游用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二是拓展新兴应用。围绕新兴产业,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应用。三是开展非粮生物基材料典型案例征集推广,推进绿氨、绿醇在船用燃料市场应用,加快完善绿色产品认证。四是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四、聚力强化发展载体,加强化工园区建设,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培育高质量发展载体是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根基,是行业长期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化工园区和产业集群是孵化石化化工行业的特色载体。自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六部委发布《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以来,各省化工园区认定工作不断提速。截至2025年5月,全国共有31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化工园区认定(复核)工作,各省公布通过认定(复核)的化工园区已达到716家,其中年产值超千亿元的超大型园区有20余家。通过规范认定,我国化工园区整体质量明显提高,为下阶段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也面临着产业链竞争力不足、智慧化不够等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力军”,是产业分工深化、深度创新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目前,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现有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宁波市绿色石化集群、大盘绿色石化集群、榆鄂宁现代煤化工集群,以石油化工、煤化工产业为主导的集群为主,在磷化工、生物化工以及精细化工等特色化工领域培育不够。

《实施方案》提出,一是持续做好化工园区设立、认定、扩区、复核和问题整改。实施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智慧化评价导则。实施扩区的化工园区原则上应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竞争力二级及以上。二是推动化工园区聚焦主导产业择优引进强链、补链项目。三是在石油化工、煤化工、磷化工、生物化工以及精细化工等领域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及龙头企业。

五、稳步拓展国际合作,拓展石化化工行业国际化发展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唯有坚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才会带来共赢发展。”石化化工行业坚持稳外资与促外贸并举,国内已建成投产多个外资石化项目,石化化工行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重要份额。然而近期,国际贸易形势波谲云诡、冲突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正从“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产业链供应链裂痕风险加大,石化化工行业拓展国际合作面临较大挑战。

《实施方案》提出,深化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一是持续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指导和帮助企业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措施限制。用好自贸协定,稳妥推进海外资源开发利用合资合作。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拓展石化化工产品出口渠道。二是强化外资项目服务保障。三是帮助企业提高海外经营合规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积极参加国际公约谈判,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