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拜耳 Co.Lab联手创投力量,助推中国生物医药初创发展

美通社供稿2025-09-12 09:21

在“健康中国2030”及“医药创新强国”等战略引领下,本土创新生态不断成熟,越来越多中国原研药走向全球市场。在这一进程中,拜耳作为深度融入中国创新生态的跨国药企龙头企业持续加大对中国创新的关注以及资源投入。近年来,拜耳通过构建“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与“拜耳Co.Lab共创平台”双轮驱动的创新体系,积极携手中国的创新力量,不断探索合作创新的更多可能,持续深化“植根中国、链接全球”的开放战略。

其中,2024年9月在中国正式开幕的拜耳Co.Lab,逐渐成长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中的关键力量,并凭借其在开放创新领域的突出成果,于今年荣获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认定,成为浦东国际生物制药创新枢纽核心伙伴,充分彰显其在赋能中国创新、链接全球资源所发挥的关键价值。迎来在华开幕一周年之际,拜耳Co.Lab宣布重要进展,包括其全球首个链接投资机构的平台拜耳Co.Lab创投联盟(Bayer Co.Lab AdVenture)成立,以及两家中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加入,让拜耳在华开放创新战略迈上新台阶。

以资本对接生态构建,打通医疗创新价值通道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价值突围”的关键转型期。在资本环境趋紧的背景下,如何高效对接风险投资、引入战略资源,成为决定创新成果能否成功转化的关键。

此次在华首发的拜耳Co.Lab创投联盟将为蓬勃发展的中国生物医药初创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帮助中国及全球生物医药初创企业更加高效地对接全球风险投资。

作为拜耳全球首个对接风险投资平台,拜耳Co.Lab创投联盟旨在汇聚国际领先的风险投资机构,链接拜耳Co.Lab位于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的全球四大共创平台,并深耕本土创新生态,搭建投融资与战略合作的通道,推动本土初创企业与资本力量的更高效对接,为本土初创企业的发展引入更多动能。

拜耳Co.Lab创投联盟的首批合作投资机构包括上实资本、君联资本、IDG资本及康君资本。凭借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厚产业背景及涵盖早期孵化、成长期投资与跨境合作等多阶段的投资布局,这四家风险投资机构将立足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运作,为拜耳Co.Lab入驻企业提供深厚的行业洞察和专业化投资机会。

拜耳处方药事业部全球业务发展及授权许可负责人Juergen Eckhardt 表示:“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重要源头,而创新的价值兑现,需要资本与产业的深度协同。”拜耳Co.Lab创投联盟的核心价值,正在于通过拜耳的产业背书与资源整合能力,助力资本与技术找到最佳结合点,最终实现“1+1>2”的生态价值。

聚焦前沿技术与重点赛道,做中国创新的深度协同者

拜耳Co.Lab是拜耳面向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共创平台,旨在促进生物技术生态系统的创新和合作。凭借清晰的战略视野,拜耳Co.Lab以“突破性创新”为指引,聚焦肿瘤、心血管及肾病、新技术平台,以及细胞和基因疗法(CGT)等前沿科技与关键疾病领域,系统性地发掘并培育具备全球突破潜力的早期创新项目,真正扮演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深度协同者”。

当前,拜耳Co.Lab在中国已迎来7家初创企业加入,包括益杰立科、伊米诺康、锐正基因、凌泰氪生物和腾砥生物,以及此次最新加入的宇道生物和翱路医药。这些中国初创企业强大的创新基因将为拜耳的创新生态带来更多活力。

其中,宇道生物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既拥有变构药物研发平台并同时推进First-in-Class(FIC)变构药物管线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发展了自研的变构药物开发平台以及一系列药物管线,开发了多条针对全新靶点的FIC和Best-in-class管线,包括变构激动剂和抑制剂项目;翱路医药具备高效的研发体系与灵活多元的合作模式,有潜力在免疫、肿瘤、心血管代谢等重要疾病领域发挥全球影响力。两家企业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拜耳Co.Lab的创新技术矩阵。

此前入驻的企业也通过系列成果得到业界肯定以及投资机构的支持。 今年9月,平台入驻企业益杰立科(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6000万美元B轮融资,为其在表观遗传药物研发领域的深耕注入强劲动力。此外,锐正基因自主研发的体内基因编辑药物ART001不仅是中国首个进入人体临床研究(IIT)的非病毒载体体内基因编辑药物,也是全球同类药物中唯一获得中美两国临床试验许可的产品;凌泰氪生物的lncRNA靶向治疗技术荣获“2025年度未来医疗100强创新奖”。这不仅充分彰显了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印证了拜耳Co.Lab在识别和培育未来产业领导者方面的专业洞察。

随着多家创新企业入驻,拜耳Co.Lab也进一步形成了涵盖小分子、核酸药物、环肽药物、抗体平台、基因编辑、AI药物发现等创新技术及赛道的生物医药创新集群。拜耳处方药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区域业务发展、开放创新及Co.Lab全球负责人Friedemann Janus表示:“拜耳Co.Lab在中国已初步形成覆盖多元技术平台与前沿创新的生态集群。我们期待与更多中国伙伴携手,帮助初创企业将创想付诸实现。”

深耕本土合作网络,双向赋能开放式创新

拜耳通过自主研发与战略收购,已在多个前沿领域建立起差异化优势。其全资子公司AskBio的基因疗法AB-1002(治疗充血性心衰)获FDA快速通道资格,BlueRock的细胞疗法BRT-DA01(治疗帕金森病)获得FDA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认定,均展现出逆转疾病的潜力。同时,依托Vividion的化学蛋白质组学平台,拜耳还推进了包括全球首款Keap1激活剂BAY 3605349及STAT3抑制剂BAY3630914在内的临床阶段项目,持续突破难成药靶点限制。

依托其全球范围内的技术积累与创新经验,拜耳进一步以开放式合作,不断推动全球前沿技术与中国本土研发力量的深度融合,加速具有全球价值创新成果的诞生。目前,通过拜耳・亦庄开放创新中心与拜耳Co.Lab 高效协同的“创新双引擎”,拜耳在华不断推进全链条创新布局,为本土创新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与资源对接,加速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同时,拜耳高度重视并持续关注本地科研合作,大力支持中国源头创新及新药研发转化,分别与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建立了长期战略科研合作。截至目前,拜耳与这两家中国顶尖学府已累计开展超过100个研究项目,包括新靶点的发现及结构解析,疾病发病机理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药物筛选,药效评价,新分子形式药物、新化学合成方法及创新剂型探索。

2025年3月,拜耳与浦合医药宣布就可选择性靶向MTAP缺失型肿瘤的口服小分子PRMT5抑制剂达成全球许可协议。这一合作是拜耳开放创新战略的又一重要成果,根据协议,拜耳获得开发、制造和商业化MTA协同PRMT5抑制剂的全球独家许可,目前已成功招募首例患者参与I期人体首次剂量爬坡临床试验。8月25日,该PRMT5抑制剂在中国获批临床,标志着双方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也展现了拜耳通过协同创新将前沿科学成果转化为临床价值的能力,为推动更多突破性疗法早日惠及患者迈出关键一步。 

正如Juergen Eckhardt所强调的:“合作是推动医药创新的关键。中国已经成为我们在创新上的重要伙伴。拜耳希望通过不断推动开放协作,让更多中国创新成果走向全球,助力医药产业可续发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