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青岛高端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发展观察

大众日报2025-09-11 10:26

目前,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湾化学)的一批重大增量项目进展迅速。该公司技术部部长张清亮介绍:“公司氯乙烯三期项目于6月份投产,已经满负荷运行。环氧氯丙烷和环氧树脂项目7月份陆续进入投料试生产,20万吨/年乙烯基新材料项目8月中旬进行投料试生产。”

新项目的陆续落地,意味着海湾化学全力打造的“乙烯—氯乙烯—聚氯乙烯”“乙烯+苯—苯乙烯—聚苯乙烯”“环氧氯丙烷+双酚A—环氧树脂”“烧碱—偏硅酸钠”四条石油化工—高端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实现闭环。

青岛化工历史悠久。1919年中国第一家民族染料生产厂就诞生在青岛。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青岛市坐拥国家重要的综合性石化基地、国内轮胎主要产地,形成涵盖化工新材料、先进碳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是青岛市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提质发展的三大优势产业之一。

优势之上,如何再造新优势?

青岛市的规划是:聚焦化工新材料、绿色橡胶、先进合金等产业方向,重点发展特种轮胎、特钢、非晶合金等细分赛道,力争到2027年,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3600亿元。

具体打法上,发挥链主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园区化的聚合效应。

青岛市公布了“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产业链主企业名单,一共62家。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有9家,其中4家位于董家口经济区,分别是青岛海湾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和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

仍以海湾化学为例,在行业内,聚氯乙烯拉膜制片过程产生的“鱼眼”问题,一直困扰着生产企业和下游用户,海湾化学通过持续的技术和配方改进,成功将鱼眼数量从10个降至5个左右,品质远远优于进口产品。“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1.27%。完成销售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2%,利润约1.7亿元,同比增长58%。”张清亮的话里透着链主企业的自信。

掘金价值链高端,需要研发的突破,中试是“从研到产”的关键环节。2023年,青岛市绿色低碳新材料产业园(董家口园区)揭牌,是青岛市首批规划建设的产业专业园区。针对企业中试需求,园区建设新材料及绿色化工科创园中试基地,通过“中试入园”为企业赋能。截至目前,已储备20余个中试项目,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进驻基地的中试项目将达30余个。

再造新优势,需要颠覆式创新。

今年6月,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彩边胎,液体黄金家族再添新成员。以液体黄金技术为基础,赛轮集团自主研发的液体黄金冰雪轮胎WP81在欧盟冰抓性能测试中表现优异,冰抓性能超出法规标准26%,冰地制动距离相比国际一线品牌缩短了0.6米,冰地加速性能则提升了10%,破解冬季驾驶的难题。

无独有偶,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研发创新,直径5.4毫米1960兆帕级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用风冷盘条突破强度极限,成功替代进口产品,并且还继续研发出2100兆帕级别,达到目前全世界桥梁缆索镀锌钢丝的顶级强度级别。

青岛市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正以创新驱动、链式布局、园区聚变,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拓展产业边界,在传统优势基础上持续锻造竞争新优势。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