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中心首页 频道列表

钛白粉开启今年下半年首次涨价

中化新网2025-08-21 08:24

近日,攀枝花市钛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布调价函称,结合目前国内外钛白粉市场行情,原料持续上涨,经公司研究决定,即日起该公司生产的金红石型、锐钛型钛白粉,对国内客户双双上调800元人民币/吨,国外客户上调80美元/吨。率先打响了钛白粉行业今年下半年首次上涨第一枪。 

此后,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惠云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道恩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纳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钛白粉生产企业纷纷发布涨价函,涨价幅度国内客户在500-600元/吨之间,国外客户在70-80美元/吨之间。截至20日上午9点整,发函宣涨企业已经超过了20家,还有企业表示会陆续跟进。这表明钛白粉行业正式开启了今年下半年首次集体宣涨模式。

颜钛钛行业分析师杨逊认为,此次涨价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钛矿和硫酸等原辅材料价格高企,使钛白粉生产商成本压力巨大,已有部分企业亏本运行;二是由于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和原料成本支撑的双重施压,限产、停产现象增多,钛白粉生产商综合开工率持续走低,部分产品供应吃紧,市场供需接近平衡;三是否极泰来,钛白粉价格跌到这种程度,各生产商都是艰难运行,盼涨情绪较强;四是临近传统旺季,涨价也有一定基础,此时不涨更待何时。

国家化工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副秘书长孙哲宇表示,8月中旬钛白粉出现“龙头集体发函—报价上扬—成交仍淡”的分化局面,尚难断言已开启趋势性上涨通道,而更像一次“成本驱动下的试探性反弹”。 

调价前,钛白粉价格水平几乎接近近八年的价格最低点,行业处于亏损状态。谈到本轮“涨价”的真实成色,孙哲宇分析认为,硫酸法金红石型主流报价较7月底低端抬升约300–500元/吨,下游涂料、塑料仍以刚需小单为主,贸易商普遍观望,实单“一单一议”居多,涨价尚未大面积落地。成本方面,钛精矿价格小幅回落但仍在高位,硫酸价格自8月以来再度拉涨(局部已突破 600 元/吨),行业平均成本线抬升至12000元/吨,厂家亏损面并未明显收窄。

库存、需求、供给是衡量市场的三把“尺子”。孙哲宇分析说,库存方面,8月上旬行业整体库存28–30 天,虽较7月高点略降,但仍高于往年同期;若9月不能快速去化,价格向上弹性有限。需求方面,地产链资金仍紧,出口虽有回暖迹象(7月出口量环比增长11%),但海运费用高企、欧盟反倾销初裁落地,边际拉动并不强劲。供给方面,8月行业开工率为68–70%,氯化法新增产能计划9月试车;若如期投放,硫酸法产品将再次承压。

孙哲宇建议,采购端主要维持“小批量、分批锁价”策略,9月上旬前不必追高;若库存高于20天,可等待回调窗口。销售端龙头挺价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加快去库的最佳窗口,建议优先兑现中小订单,锁定现金流。投资端要关注具备氯化法成本优势、出口渠道顺畅的标的,若9月价格二次探底,可逢低布局。 

涂多多产业大数据部钛分析师齐宇分析指出,目前钛白粉市场维稳,金红石型钛白粉含税出厂价格在12200-13200元/吨,锐钛型钛白粉含税出厂价格在11300-11600元/吨。近期原料硫酸价格高位上涨,钛矿价格居高不下;受钛白粉市场持续减产影响,产量有所减少;8月个别工厂整体库存及部分钛白粉牌号现货不多,随着部分企业先后封单,市场新单整体有所增加,终端及经销商等企业陆续开始备货;加之临近金九银十旺季,市场迎来涨价潮,部分钛白企业新单接单较好,钛白市场将逐渐回暖。

江苏泛华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晓光表示,钛白粉企业纷纷发函涨价,是企业和整个行业的自救行为。今年钛白粉市场需求疲软、国际主要市场反倾销,钛白粉市场价格不断下跌。但生产原料钛矿、硫酸等价格居高不下,钛白粉企业普遍亏损。同时开始有一些企业

因过度降本导致产品品质下降,波及下游企业。这与国家高质量发展导向相背离。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产能超过短期需求。我们希望下游企业在采购中掌握好议价尺度,能够注重品质、按质论价,共同维护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