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乙烯市场在6月运行至6000元(吨价,下同)的阶段性底部后,开始震荡上行,价格上涨400元左右。后市来看,乙烯短期供应仍有增长预期,下游利好作用有限,市场继续上行阻力重重。
需求利好有限
从乙烯产业链终端来看,四大主力下游的需求整体不旺。聚乙烯下游制品和农膜整体开工率较前期基本持平;乙二醇处于微降状态;苯乙烯三大下游需求均下降;聚氯乙烯(PVC)制品企业开工情况变化不大,但出口减少。
近期国内乙烯下游多个产品价格被动跟涨,但行业利润大都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影响企业开工积极性。
吉林石化销售人员表示,后市来看,乙烯多套一体化装置集中重启,配套乙烯裂解同步开车,需求端将稳步提升。
此外,大庆石化和兰州石化聚乙烯装置即将重启,卫星化学乙二醇一套装置停车;苯乙烯方面,预期大沽50万吨/年、利士德21万吨/年、大庆12万吨/年、华星8万吨/年以及兰州汇丰、兰州石化等装置进入重启恢复;沧州聚隆PVC装置停车检修。总体来看,国内乙烯市场需求稳步提升,但皆以一体化配套为主,现货市场需求无明显改观。
业内人士对于乙烯后市持谨慎乐观态度。虽然成本面或对乙烯市场有带动作用,但需求端处于淡季,对原料乙烯采购难以大幅放量,且一体化开工率增加,乙烯下游市场竞争将加剧,乙烯现货市场上涨动力不足,或只能静待“金九银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