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电动船舶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随着船舶对环保要求的逐步提升,电动船舶的产量快速增长,2021年全球电动船舶的产量已经超过100艘,带动电动船舶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173.2兆瓦时,同比增长129.1%。
从电动船舶用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来看,2021年中国电动船舶用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2.17亿元,同比增长73.4%。EVTank指出,相对于挪威、法国、美国和丹麦等国家,中国的电动船舶尚处于发展初期。
EVTank指出,船舶行业的电动化空间巨大。EVTank预计在原有船舶电动化改造以及新造电动船舶的带动下,中国电动船舶的市场规模在2026年将达到367.5亿元,进而带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在2026年达到11.2吉瓦时。未来岸电建设中增加储能一体化设施,将极大带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届时船舶电动化领域对锂电池的需求将超预期。
船舶用电池对其安全性能、倍率性能、长寿命、电池包防护等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要针对船舶30年寿命周期配备长循环电池系统,所有的电池企业需要通过中国船级社的验证。《白皮书》显示,包括电池单体、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和BMS在内的通过认证的企业,目前已经超过30家。从EVTank的统计数据来看,在电动船舶用锂离子电池领域,亿纬锂能和宁德时代依然保持了市场份额领先的趋势,两家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0%,且基本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
《白皮书》还对燃料电池电动船舶做了分析。在电动船舶领域,氢燃料电池是未来船舶电动化中被看好的动力源之一,由于船舶用电池对其安全性能、倍率性能、长寿命、电池包防护等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新能源电池的安全性能检测尤为重要。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指出,锂离子电池并不是唯一的船用电池,包括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均会单独或者混合使用在未来的电动船舶中,逐步替代柴油成为船用能源。此外,电动船舶的发展还存在标准体系不统一、商业模式不清晰、港口岸电建设落后等情况。
《白皮书》显示,2021年以来,中国已经有多个燃料电池电动船舶项目落地,并且多个地方的氢能规划中重点提出开展氢能船舶应用示范和推广。
・
美国团队开发可取代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可生物降解电池
国际 2025-09-26
・
江苏一企业攻克锂电池“不可能三角”
科技创新 2025-09-25
・
安徽新建年产2万吨电池材料项目
要讯 2025-09-15
・
我国发现超大型锂矿资源带
要讯 2025-09-11
・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通过新国标认证
要讯 2025-09-11
・
我国首批进口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顺利通关
要讯 2025-08-15
・
我国科学家将锂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高了2-3倍
科技创新 2025-08-14
・
宁德时代2025上半年财报发布
要讯 2025-08-05
・
我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项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发布
要讯 2025-07-21
・
华东理工大学钠离子电池电解液设计获新进展
科技创新 2025-07-15